(理学院杨小玲 马新国报道)2020年10月18日,天马微电子模组一厂厂长臧镇方来到芯片产业学院,为芯片专业的同学讲授了《科学精神与产业实践》课程的第一课。芯片产业学院紧跟行业动态,特邀芯片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级工程师进课堂,讲授行业动态和微电子相关企业的发展历程,分析最新的一线芯片产业信息,拓宽学生的产业知识。这是芯片产业学院实施“三进”模式,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有益探索。

芯片产业学院紧跟产业发展动态,扎根产业、整合学科、各方协同的人才培养理念,实行“产教融合”的芯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长江存储、天马微电子、武汉敏芯半导体等10余家半导体企业建立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成立了“人才联合培养实践教学基地”和“校企合作研发中心”;与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和“中国半导体三维集成制造产业联盟”等达成合作,形成“校-校、校-企、校-行、校-地”的四维一体联合培养机制。主动实施了高管和高工进课堂、教师进行业、学生进企业的“三进”培养模式的探索。
“从行业中来,到行业中去”的人才培养路径的创新。针对企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化需求,通过“三进”模式带动“校企协同、中外协同、学科协同”,设计清晰的行业发展路径,规划知识获取路径和技能养成方式。
全产业链实训平台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过程的创新。依托国内一流的“芯片设计与工艺实验中心”和企业实训实践基地,瞄准学生知识延伸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结合大学生科技竞赛和项目式教学,实现“专业实验、企业实习实训和学科竞赛”联动,实践“理实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出综合实践能力强、快速适应企业发展的高端人才。
《科学精神与产业实践》课程共16课时,本学期将先后邀请8位工程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和高工来我院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