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5-06-10  阅读人数:

一、专业代码、学制、学位

专业代码:080710T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立足湖北区域经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首要目标。在知识能力结构方面,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和开拓的国际视野,能够在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制造、电子信息系统企业或单位从事科学研究、芯片设计、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应具备:

(1)专业能力:具有扎实的集成电路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实用技能,有一定创新意识和精神,具备集成电路、相关系统工程问题中方案设计与优化的能力。能够进一步深造、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

(2)工程素养:具有人文社科素养、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集成电路专业领域复杂科学和工程问题的能力;

(3)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能力,能在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及相关领域团队中作为技术骨干或主要负责人有效地发挥作用;

(4)发展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及跟踪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

表1 本专业毕业要求观测点分解

毕业要求

观测点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1 能够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运用于集成电路工程问题表述

1.2 能针对集成电路工程问题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运用专业知识和工具进行求解

1.3 能够将自然科学、工程基础、集成电路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运用于集成电路工程问题推演与分析;

1.4 能够理解集成电路系统的概念,运用数学模型和相关专业知识对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集成电路科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对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以及分析,形成有效的结论。

2.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技术和相关参数进行识别与判断;

2.2 能够基于集成电路科学的基本原理,对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有效分解和正确表达;

2.3能认识到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可供选择,会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 能够运用集成电路科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对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按照特定需求设计、优化集成电路功能模块或子系统,能够在设计方案中运行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并从综合考虑健康与安全、生命周期成本,法律与伦理、文化及环境因素。

3.1能够掌握集成电路工程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针对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

3.2 能够根据确定的解决方案,完成集成电路功能模块设计、系统集成与优化;

3.3能够在方案设计中运用该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并体现创新意识。

3.4 能够从健康与安全、生命周期成本,法律与伦理、文化及环境的角度综合考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对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制定研究技术路线,分析解释数据等科学方法,综合评判候选设计方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对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4.2 通过查阅文献、研究对象及要求,设计解决方案,综合评判候选设计方案。

4.3 能够根据选定设计方案,选择合理研究路线,安全地开展实验,科学地获取实验数据;

4.4 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专业工具和应用软件,灵活应用到集成电路工程开发与生产实践中,进行工程问题分析、计算与设计,并理解所用技术、资源和工具的局限性。

5.1了解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相关的现代设备、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仿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灵活应用到集成电路工程开发与生产实践。

5.3能够对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6.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和评价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领域复杂工程实践和问题解决方案对健康、安全、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与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领域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环境保护内涵、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实践的影响,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6.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和评价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伦理和职业规范:具有工程报国情怀、工程为民的意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能够理解和应用工程伦理,在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器件和材料生产过程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履行责任。

7.1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明确个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具备有工程报国情怀、工程为民的意识。

7.2 能够理解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设计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社会责任;

7.3 能够在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器件和材料生产过程中自觉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社会责任。

8. 个人和团队: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多样化、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8.1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能独立承担任务,合作开展工作。

8.2 能够在多样化、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角色,能够胜任团队负责人,听取并综合团队其他成员的意见与建议,做出合理决策。

9沟通:能够就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通过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等,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9.1能够就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通过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9.2了解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9.3具有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10. 项目管理:理解与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解决集成电路工程问题及多学科项目环境中应用。

10.1了解集成电路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10.2掌握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应用于集成电路工程及其产品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

11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接受和应对新技术、新事物和新问题带来的挑战,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11.1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树立适合自己发展的规划和目标,并积极地予以实施;

11.2能够接受和应对新技术、新事物和新问题带来的挑战,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专业核心及特色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处理器体系结构、集成电路工艺原理,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

“AI+”课程: 人工智能芯片设计

双语课程:半导物理与器件

全英文课程:CMOS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专创融合课程:电子设计自动化

理实融合课程: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