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5-06-10  阅读人数:

一、专业代码、学制、学位

专业代码:070102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数学建模、计算方法、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据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生预期5年左右能达到以下目标:

(1)专业能力。 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以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2)职业素养。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3)管理能力。 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能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4)发展能力。 具备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具有持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提升自我,适应职业发展。

三、毕业要求

表1 本专业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分解

毕业要求

指标点

1. 品德修养: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 具有人文底蕴、人文情怀和良好身心素质,能尊重科学,具备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1.2 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明确个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 理解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并能在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履行责任。

2. 知识技能: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软件开发与设计能力。

2.1 掌握数学、计算科学、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2 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

2.3 能运用数学、计算机技术,对工程计算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分析,掌握其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 批判性思维: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培养从理论学习、实践交流、分析理解等不同的角度反思分析问题的习惯。

3.1 能够运用信息与计算科学相关专业知识,发现、辨析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

3.2 能够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从不同维度,正确评价实际问题的实践对社会、经济、人文可持续发展等的影响。

4. 解决复杂问题:能够运用数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分析与设计实验。

4.1 能基于数学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原理及算法,正确分析表达复杂工程问题。

4.2 能够认识到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多种解决方案,会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

4.3 能够运用基础知识理论,通过设计实验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并获得有效结论。

5. 应用信息技术: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Matlab等软件并具有正确解释计算结果的基本能力。

5.1 能够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方法、软件和设备,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领域的工程问题进行模拟、仿真和预测。

5.2 能够搭建理论架构、模型算法和计算软件等技术方案,并给出选择的依据和验证方法。

5.3 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建模、分析与软件实现,通过综合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具有正确解释计算结果的基本能力。

6. 沟通表达: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素养,能够通过口头、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等表达方式与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6.1 能够使用书面和口头表达方式与业界同行、社会公众就本专业领域现象和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

6.2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跨语言的背景下,与国内外同行及公众就专业问题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6.3 对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准确地表达研究或计算的方案、思路、观点等,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7. 团队合作: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共事,并作为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7.1 能根据团队特点适时调整自我,能较快融入团队,与团队和谐相处共事。

7.2 理解和包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明确个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具备有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职业道德和规范。

7.3 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积极参与团队协作,能在团队中作为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8. 国际视野:具有国际化视野,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前沿理论和技术发展动态,关注全球性问题,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8.1 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领域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关注全球性问题。如人工智能算法的改进、气候模拟、金融风险量化等问题,具有跨地域的共通研究语境。

8.2 具有包容精神,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感知知识体系的通用性,全球共性问题的协同性。

9. 终身学习:能够主动跟踪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动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有创新创业能力及不断学习与适应发展的能力。

9.1 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理解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始终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9.2 能够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及时关注和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发展动态,具备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持续自我提升的能力。

四、专业核心及特色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模型、数据结构、信息安全与密码、信息论与编码、Python编程与数据挖掘

双语课程:信息论与编码、复变函数

理实融合课程:Python编程与数据挖掘